創傷後壓力症
「經過那次車禍,我總是會不斷回想當時情況,彷如事件重演一樣,想制止亦制止不了,晚上亦惡夢連連……」
甚麼是創傷後壓力症?
當人們親身經歷或目睹重大具創傷性的事件,尤其是對生命會造成威脅的事故,便有可能引發巨大恐懼,造成一些嚴重的、持續的壓力病徵。如這些反應延續超過一個月,而影響到正常生活功能,便可能患上創傷後壓力症。創傷性事件帶來的困擾並沒有特定的時間限制,有些人在創傷性事件發生後很多年才發病。此外,並非每個經歷創傷事件的人都會患上創傷後遺症。
創傷後壓力症患者可能出現的病徵
- 持續感到害怕、無助
- 感覺麻木
- 記憶力減退
- 注意力無法集中
- 失眠、惡夢連連
- 反覆回想當時恐怖的情景
- 逃避所有可能勾起回憶的事物
- 身心時刻處於戒備狀態,過度警覺
可導致創傷後壓力症的事件
- 性侵犯
- 車禍
- 患上威脅生命的疾病
- 謀殺
- 暴力行為
- 被武器指嚇
- 恐怖襲擊
- 戰爭
- 巨大的自然災害,如龍捲風、暴風、地震和海嘯
- 童年時被虐待或目睹家庭暴力
如何治療創傷後壓力症?
心理治療及藥物治療都是有效的治療方法:
- 藥物治療
研究顯示,抗抑鬱藥物有助改善創傷後壓力症的徵狀,若患者有睡眠問題,醫生亦可處方安眠藥。 - 心理治療
可以透過焦慮管理,教導患者如何放鬆身體,解除壓力,以及保持正面積極的思想;至於認知行為治療,則可以協助患者抽出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,並作出修正。
在哀痛和創傷壓力之中,我應如何幫助自己?
- 保持定時作息及飲食
- 進行適量運動
- 讓自己真情流露,毋須過度抑壓
- 保持耐性,容許自己慢慢過渡
- 保持一定社交活動
- 與人傾訴
- 檢討有否出現過度消極的情緒,嘗試抹除這些感覺
- 不要問類似「為何事情會發生在我身上?」等問題,而應該多問「我下一步應如何做?」等態度積極的問題
- 不要過度責備自己
大部份遇上創傷事件的人,都有一定「自癒」能力,而不會患上此病。然而,若當事人出現以下高危因素,則可能較容易患病:
- 處理壓力能力較弱
- 曾有多次創傷經歷
- 當前的生活壓力甚大
- 欠缺家人和朋友的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