銅鑼灣東角中心1708室

廣泛性焦慮症

「最近一段時間,我經常感到坐立不安,心裏面好像有很多擔心但又難以用言語形容,身體經常處於很崩緊的狀態,不是頸痛便是胸口像有大石壓着一樣……」

廣乏性焦慮症是什麼?

焦慮症是常見的精神健康問題,它包含我們緊張或擔心時的心理及生理反應。焦慮是我們應對生活中各種情況的正常反應,是我們體內的一種警報系統,提醒我們要注意危險或威脅,並準備我們的身體去「戰鬥或逃跑」。恰當的焦慮可以保障我們的人身安全,並成為我們生活、學習的動機。當危機消失,焦慮的感覺亦會下降。然而當危機已過但身體仍持續處於擔心的狀態,便會為生活帶來負面影響,包括在學習、社交、與家人溝通等幾方面。如果你長時間感到焦慮和害怕,但這些感覺又不是針對某一件特定事情,那你可能是患有廣泛性焦慮症。

廣乏性焦慮症有甚麼症狀?

焦慮症的患者可以出現下列心理和生理反應:

  • 生理反應
    • 肌肉繃緊和頭疼
    • 頭昏腦脹
    • 呼吸加快
    • 流汗
    • 心跳加快和不規律
    • 血壓上升
    • 失眠
    • 上廁所的次數比平常頻繁
    • 腹部不適
  • 心理反應
    • 精神繃緊,緊張坐立不安
    • 有不祥預感,害怕最差的事情會發生
    • 思緒凌亂
    • 感覺麻木
    • 心不在焉和無法集中精神

焦慮症的成因是甚麼?

焦慮症的成因因人而異。下列幾項都可能是你出現焦慮的成因:

  • 持續的外在生活壓力
    工作壓力、家庭問題、房屋問題、學習困難等等都可以誘發焦慮症。
  • 心理因素
    有完美主義傾向的性格通常會使自己處於較大的心理壓力。過度的責任感亦可能讓自己承受不必要的壓力。
  • 生理因素
    長期病患者,或有慢性疼痛,都可以使你更容易患有情緒困擾,如焦慮或抑鬱等。某些處方藥物(如:類固醇、抗瘧疾藥物等等)、毒品或酒精飲品都有可能誘發焦慮情緒。
  • 基因遺傳
    有研究指出某些人過度焦慮的情況是由基因遺傳引起。

治療方法

藥物治療及心理治療都是有效的治療方法。

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(SSRI)、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回收抑制劑(SNRI)都是有效治療廣泛性焦慮症的藥物。由於藥物需要大約兩至四個星期才能使病人的病徵得到改善,病人於治療初期可能仍感到身體不適或明顯的病徵。部份患者於服藥初期的緊張及食慾不振情況反而會有所加劇,但這些不適通常會逐漸消退。鎮靜劑能即時舒緩焦慮,但是服靜鎮定劑會有成癮的風險。所以鎮靜劑只用於嚴重的焦慮,以及只限短期服用。心理治療,尤其是認知行為治療,是有效的療法,可以配合藥物治療一同使用。

如果焦慮的感覺已經纏擾了你很久,或者焦慮的問題頻繁出現,你可能會感受更多精神和身體上的反應,例如:
  • 睡眠問題
  • 抑鬱
  • 抵抗力減弱,容易生病
  • 使用大量煙酒或藥物去抗衡焦慮,從而導致更多的身體問題
聯絡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