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  • Writer's pictureinfo ecmind

厭食症危險不可輕視





吃東西是人生快樂事,然而當患上厭食症,人生便有很大的轉變。香港港安醫院─荃灣精神科顧問醫生何雅莉指出,厭食症的高危年齡介乎10至35歲之間,臨床上,女性患者較多。患者對肥胖的極端恐懼加上對纖瘦體形的極致追求,導致患者會不惜一切去過度限制攝取熱量。


  常見極端節食如每天只吃少量白烚蔬菜;經常餐後磅重,一旦發現磅數沒有預期般減少,就會索性禁食數天,或扣喉嘔吐、服藥(如抑壓食慾的藥物、瀉藥、利尿劑等)等方法來減重,於是造成營養不良,體重過輕(BMI低於17.5),並引發一連串生理症狀,包括便秘、貧血、影響肌肉及骨骼的強度、荷爾蒙失調引致沒有月經和難以成孕,而男性亦會影響性功能。與此同時,心理上亦出現情緒低落、焦慮及或有強迫症等症狀。發育期的兒童及青少年如患厭食症,更會導致生長遲緩、情緒不穩及易怒的情況。實在影響了在學和工作表現,亦因為異常的飲食習慣,也會令患者常跟家人爭吵,而且又怕跟朋友外出用膳,人際關係和社交因此而大受影響,因此不可輕視。


  厭食症確切成因未明,或跟大腦傳遞信息物質,如「血清素」失衡有關。直系親屬有相關病史、父母過分呵護、患者無法接受身體在青春期的變化,患病的風險也較一般人高。嚴重營養不良的厭食症患者,會因免疫功能降低、電解質失衡、器官衰竭而死亡。治療須先針對患者身體上的嚴重症狀及併發症,再處理患者本身矛盾而複雜的心理狀況。病情輕微者可接受門診治療,若體重過輕及出現嚴重併發症就要入院留醫,待身體漸漸回復正常後,再讓患者學習重拾健康的飲食習慣及箇中的好處,並加上認知行為治療例如改善自我形象、人際關係,重新肯定自我,而非單由體形或外表操控一切。對於仍跟父母同住的年輕患者,加入家庭治療效用尤其明顯。如有需要,患者可服藥以紓緩抑鬱焦慮等情緒症狀。


何雅莉醫生


0 views0 comments

Comentario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