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最新分享

診斷自閉症譜系障礙(ASD)與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(ADHD)
臨床問症係診斷自閉症譜系障礙(ASD)與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(ADHD)嘅主要方法,透過問卷或與父母嘅對答,了解小朋友嘅身心狀況及成長記錄。此外,亦會於會診時觀察小朋友嘅反應,以便評估其狀況及其他可能潛在嘅情緒問題。 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(DSM-5),自閉症...
info ecmind
2024年3月30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64
0


親子關係由家長主導
假如小朋友同時有自閉症譜系障礙(ASD)與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(ADHD),管教就更需要多花耐性。不過知易行難,好多時家長都會因為想即時停止當下嘅行為而選擇鬧咗先,小朋友當刻的確會聽話,但奈何鬧多幾鬧,佢哋就會變得不瞅不睬。親子關係變差,可能會令之後嘅教導更難執行。...
info ecmind
2024年3月28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17
0


認識自閉症譜系障礙與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的病徵
自閉症譜系障礙(ASD)與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(ADHD)可以同時出現,但未必所有家長都熟悉、甚至識得分辨兩者嘅症狀。以下分別係ASD及ADHD小朋友較常出現嘅症狀或行為,家長不妨多留意小朋友嘅日常生活,如果有類似情況,建議盡早帶小朋友接受評估並尋求專業協助。 ASD:...
info ecmind
2024年3月26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947
0


共病現象︰ASD & ADHD
自閉症譜系障礙(ASD)同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(ADHD)係兩個不同嘅斷症,大約50%至70%患有ASD嘅小朋友可能同時擁有ADHD嘅特質,此為「共病」。雖然醫學界暫時未能夠解釋兩者並存嘅原因或關係,但相信同腦部及腦內神經傳遞物質失調有關。...
info ecmind
2024年3月23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652
0


如何令家庭開心快樂
《如何令家庭開心快樂》作者:何雅莉醫生 家,可以是一個人的精神支柱,最強後盾,亦可以是個無窮無盡的夢魘。家庭關係對個人的精神健康有着密切的影響。研究指出,負面的家庭關係會導致壓力, 引起身體上的不適,影響精神健康,甚至令精神疾病惡化。相反,當家庭相處融洽,互相支持時,有精神...
info ecmind
2024年3月2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13
0

給疫情下的你和我: 疫境身心健康加油站 - 提升抗逆力
#提升抗逆力 #Resilience
info ecmind
2024年3月20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20
0
考試壓力迫出抑鬱症
十七歲的Rachel,一向品學兼優,事事力求完美,但在文憑試開考前半年,她因為擔心自己未夠優秀,無法達到理想成績,心情漸變低落。情緒影響Rachel的學業表現,她眼見成績下滑,便愈來愈憂慮,開始失眠、吃不下嚥及無故哭泣等。...
info ecmind
2024年3月20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10
0


WFH 家庭事業兩兼顧 職場婦女如何舒緩情緒
職場如戰場,但自從疫情爆發,不少在職女性的戰場已由公司轉移到家中。雖然只是工作環境改變,但在同一空間兼顧公務及私務,而且又要在狹小的環境與家人長時間困獸鬥,令一直承受多邊壓力的雙職女性百上加斤,更有機會引致情緒病。精神科專科醫生何雅莉指出,女性情緒問題愈來愈普遍,部分個案與...
info ecmind
2024年3月19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12
0


頑皮定係有ADHD?
旭旭上課經常不專心,外出時又不遵從指令,跑來跑去。家人覺得旭旭頑皮,經常責罵他。後來社工建議家人帶旭旭尋求醫生協助,最後被診斷患有專注力不足/過度活躍症。接受治療後,旭旭行為及課堂表現大有進步,不單自動自覺做功課,成績亦突飛猛進。 ADHD:不同年紀不同表徵...
info ecmind
2024年3月18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13
0


藥物配合行為治療 助ADHD學童在家上學
持續的新冠疫情,令學習方式一變再變,如常見的網上視像教學,雖然令大部份學生能夠「停學不停課」,但對於患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(ADHD) 的學童來說,要集中精神接受網上教學,殊不容易。近來最常接到的求助個案均與此有關:不少ADHD學童難以長期坐在電腦前,就算坐穩位置亦難以專...
info ecmind
2024年3月16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9
0


停止ADHD治療 感染新冠風險增
ADHD是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的簡稱,患者大腦前額葉負責專注力的區域較薄弱,容易受外界影響而分心,未能長時間高度專注去執行事項,因此要求ADHD子女嚴守規矩,是很多家長的頭痛事。平日ADHD子女偶爾不聽指令而行,尚能慢慢教育、循循善誘,然而在新冠疫情下,必須嚴守預防措施,...
info ecmind
2024年3月15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18
0


認知障礙症 | 無記性等於腦退化?醫生提醒及早注意9大警號避免病情惡化
認知障礙症在香港並不罕見,患者通常是65歲以上,而年紀越大,患病機率越高,目前每10名70歲以上的長者便有1人罹患此症1,2。精神科專科何雅莉醫生:「長者本身或其家人若然能及早發現先兆,讓患者可以接受適切治療或訓練,有助延緩衰退的速度,從而提升生活的質素。」...
info ecmind
2024年3月15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153
0


【身體響起警號?】情緒問題要留意!
【身體響起警號?】情緒問題要留意! 持續的疫情,除了影響身體,對情緒健康也帶來不少壓力及影響!要防患疫情,除了減少接觸親朋好友,行街購物也被迫減少,就連港人最喜愛的旅遊散心更停頓了!長期居家工作,擠迫的生活環境,各方壓力很容易引發情緒病,尤其是抑鬱症!...
info ecmind
2024年3月15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19
0


ADHD︱16歲患者因偷竊被捕治療後病情受控升讀大學 醫生:及早治理活出豐盛人生
不少專注力不足/過度活躍症(ADHD)的患者,都是在青少年階段才察覺的。曾有一位16歲的ADHD患者,他日常難以集中,亦較難控制衝動行為,做事不想後果,最後因偷竊被警察拘捕。及後他求醫,並接受藥物治療和行為治療。治療後,他的自控能力、人際關係和學業成績各方面都好轉了。現在,...
-
2024年2月2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160
0


醫生點講|後生仔成日覺攰、全身疼痛?可能是慢性疲勞綜合症找上門
中學生學習壓力大、生活繁忙,常感到疲倦通常有「因」可尋。但當持續逾6個月出現莫名異常疲累而多睡也沒幫助,甚至連從坐位站起來也像舉重般費力,並有不明疼痛,恐防或患上慢性疲勞綜合症,如長時間不治理,容易造成抑鬱、焦慮等情緒問題,可嚴重影響求學、工作和生活自理。如對身心狀況有懷疑...
-
2024年1月16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209
0


【溫書專注力差,到底有無計?】
自閉症小朋友好易被周圍嘅環境影響,專注力較差,到底點算好?家長不妨試試以下方法: 避免分心: 溫書時保持桌面簡潔乾淨,唔好放多餘物品,避免小朋友分心 講解新常規「打底」: 預早同小朋友講解新嘅備試常規,例如溫書30分鐘就可以休息10分鐘,等小朋友清晰明白接下來會發生嘅事...
-
2024年1月16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126
0
bottom of page